铜矿选矿厂的工艺流程是根据矿石性质(如硫化矿、氧化矿或混合矿)、品位、嵌布粒度等特性设计的,其核心目标是将铜矿物从脉石中高效分离并富集为高品位铜精矿。以下是典型的硫化铜矿选矿工艺流程(占全球铜产量的80%以上)
- 一段磨矿:球磨机 + 螺旋分级机/水力旋流器 → 产出约60%-75%-200目(0.074mm)矿浆。
- 二段磨矿:再磨机进一步解离连生体 → 达到浮选要求粒度(通常80%-90%-200目)
原理:利用铜矿物(如黄铜矿CuFeS₂)与脉石的表面疏水性差异,通过药剂使铜矿物附着气泡上浮。
- 石灰(CaO)→ 抑制黄铁矿,调节pH至9-12;
- 浓缩:高效浓密机 → 精矿浓度从30%提至50-60%。
- 过滤:陶瓷过滤机/板框压滤机 → 水分降至10%-15%。
- 干燥(必要时):回转干燥窑 → 水分≤8%,便于运输。
- 浮选法局限:氧化铜矿物疏水性差,需先硫化处理(Na₂S活化)→ 再用常规浮选。
- 酸浸-萃取-电积(SX-EW):硫酸浸出铜离子 → 萃取提纯 → 电积得阴极铜(纯度99.99%)。
- 混合浮选:先浮铜钼混合精矿 → 再抑铜浮钼(添加氰化物/硫化钠抑制铜,煤油捕收钼)。
- 洗矿脱泥:预先脱除矿泥(-10μm细粒)→ 避免泥罩影响浮选。
破碎 颚破+圆锥破+振动筛 破碎比 > 30,闭路筛分效率≥85%
磨矿 球磨机+水力旋流器 磨矿细度:80%200目,浓度6075%
浮选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/浮选柱 粗选回收率8595%,精矿品位1530% Cu
脱水 浓密机+陶瓷过滤机 滤饼含水率≤12%,金属流失率<0.5%
- 破碎筛分车间配备袋式除尘器(排放浓度<20mg/m³)。
- 在线分析仪(XRF):实时监测矿浆品位,自动调节药剂用量。
- 浮选柱代替传统浮选机:提升微细粒铜回收率,降低能耗。
- 生物浸出技术:处理低品位硫化矿(如用嗜酸菌氧化黄铜矿)。
> 注:实际流程需根据矿石可选性试验确定。例如斑岩铜矿(低品位大储量)常采用“粗磨抛尾-粗精矿再磨”阶段磨浮工艺,而复杂多金属矿需结合重选、磁选联合流程。
本文关键词: